回望家鄉|萬華:與鶯鶯燕燕共生的台北老城區

Yachu Yang
5 min readApr 15, 2020

--

龍山寺是當地的信仰中心,除了本地信眾以外,海外到訪的觀光客也絡繹不絕。

說到萬華,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和當地的街友文化一向衝突地存在我的印象中。猶記得每逢大考或大事,總會和媽媽去龍山寺求個平安和心安,而萬華紊亂的交通和人流雖令人畏懼,也逕自地被我解讀為一種蓬勃的在地精神。

萬華的在地文化中,除了電影《艋舺》呈現的兄弟義氣,「茶室」文化,也就是「性產業」也道盡萬華的故事。本文除了簡單梳理萬華的地方變遷,更將走進萬華的巷弄,一探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桃色風情。

繁榮與落寞中的草根魅力

傍晚時分,萬華的小巷弄間的卡拉OK歡唱聲此起彼落,似乎預告著夜晚的繽紛。

對年輕一輩來說,與萬華的連結大多是建立於龍山寺,但對於周邊環境卻在社會觀感及刻板印象的影響下敬而遠之,還記得曾經就讀的南門國中位在廣州街上,雖然隸屬於中正區,但與萬華區也稱得上「厝邊」。不諱言,我當年對艋舺、小南門一帶的印象是青年鬥毆和強力膠阿伯,萬華若是一部電影,那想必是負著夕暮的暗橘色濾鏡吧。

萬華舊稱「艋舺」,是凱達格蘭族語中「獨木舟」(「Mankah」)的音譯,從清領時期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的盛名便能看出萬華昔日的繁榮。而今,當初意味著「萬年繁華」的萬華像是遺落邊際,在台北的發展重心逐漸東移的過程中,留在這裡的是日本時代的矮房、社區型的老市場及濃濃的時代感。

1918年建造的萬華車站是當年繁榮的象徵,但隨著鐵路地下化政策,萬華車站已於1986年拆除。

19世紀,「港口」是對外貿易的一切可能性,也間接地代表早期的城市興盛。鄰近淡水河的艋舺當時握著地理條件上的優勢,來往於浙閩粵之間的船夫逐漸在此形成聚落。而亙古至今,情色文化總是先誕生在交通集散地,例如高雄鹽埕或是基隆港,萬華當然也不例外。

在艋舺「凹斗仔」(亦稱作「凹月抖仔」,相當於今日的華西街北段)街頭誕生的藝伎歌坊文化,也是台灣文獻記載中最早的情色文化產業。

從遊郭、公娼到廢娼後的表面和平

右後方的「古山園旅社」曾作為電影《霓虹心》《艋舺》的拍攝場景,經營逾50年,老闆娘陳鈺璇於2004年接手經營,秉持著「來者皆是客」的精神,古山園旅社就像是大家在萬華的家。

雖然台灣已於1997年廢除公娼制度,但今日走進萬華小巷內,仍能看到「茶室」、「小吃店」招牌林立,燈紅酒綠之中,酒酣耳熱的「人客」和媽媽桑的熱唱聲也不絕於耳,這是所謂性產業「地下化」嗎?

性產業紮根於萬華的原因可以追溯於日治時期,1898年日本政府首次針對艋舺及大稻埕的風俗場所進行造冊並實施體檢,今日的桂林路至貴陽街二段、環河南路二段的區域更被規劃為合法的「遊郭」、「花街」。直至戰後國民黨來台,試圖禁娼反而讓私娼氾濫,導致性病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,於是將性產業視為「特殊行業」,並且制定法令來管理確實是當時最適切的折衷辦法。

由政府「認證」的萬華茶室文化老街,與現行法律的關係似乎有點曖昧且諷刺。

雖然90年代末期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大力掃黃,全面廢娼後,妓院或公娼館不復存在,但性工作者當然不可能憑空消失,而是以茶室、小吃店等名義繼續「服務」,或是利用違法的日租套房所經營的「一樓一鳳」、甚至「站壁」小姐的招客模式都是今日尚存的萬華風采。

台北老城區至今仍「如沐春風」是心照不宣的事實,店家與當地警察,甚至市政府之間的關係就像是維持著張力的滿杯水,你不越線我便不動作,線外與線內的默契拉起了表面的和平。

萬華華西街以煮食「鱉」「蛇」等生物聞名,直至今日依然可以看見這樣特殊、且讓外國人都聞風喪膽的風景文化。

近看萬華,「三流文化」-性工作者、黑道勢力、街友形成一個網絡,底層生活的寬心和哀戚流動在老城區。而其中關於性工作、性產業的合法化議題也經常掀起熱議,但情色特區和娼妓的污名化始終帶有爭議性,牽連著上下游的眾多產業和生態,要改也絕非一朝一夕,但時而迎光、時而背光的巷弄中藏有的蓬勃生命力著實令人著迷。或許上不了檯面,但我們卻不能否認,甚至必須正視這就是台灣最真實的底層文化,有其中的經營哲學,也有滿腹苦衷及百樣人生。

--

--

Yachu Yang
Yachu Yang

Written by Yachu Yang

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碩士|台日相關/文化觀察/行銷活動企劃。開了一間店但戶頭剩三千。

No responses yet